胡歌又「發瘋」?細看他這幾年的操作,又瘋又真實(組圖) Loading...
資訊  巴塞  2023-11-22
剛跟劉濤「吵」上熱搜,胡歌又因為「人類文明續存」被關注。大型環保公益紀實節目《一路前行》中,胡歌跟劉濤因手紙發生了爭執。他認為應該將用過的手紙帶走,而劉濤則覺得不可能做到,可以選擇能被大自然接受的材質。





一番爭論后,胡歌表示要親身實踐。在把自己用過的手紙裝進塑料袋帶上車前,他還湊近袋口聞了聞,稱真的沒味道。





這場「手紙之爭」引發的熱議中,多數人站在劉濤一邊,覺得胡歌的做法不現實。而且手紙本身可以降解,帶走反而多消耗了一個更不易處理的塑料袋。



「手紙之爭」的熱度還未冷卻,胡歌又以「騰訊新聞20周年提問官」的身份,跟網友們探討起了「人類文明還能續存多少年」。





說實話,真有點跟不上他的深度了。

不過,回頭看看胡歌近些年的言行舉動,又覺得再出人意料都不奇怪。

他曾在個人社交平台發文,稱「不是累趴下,就是喝趴下」,表示不知道自己在幹嘛。而最後的那句「媽媽你開心嗎」,又隱約傳遞出跟母親之間的某種觀念分歧。



被拍到跟江疏影同行,因而被追問相關事宜時,胡歌連續發了4篇博文,每一篇都自帶爆點。不是表示要跟「大本張」結束合作關係,就是「很難過」,覺得自己不適合做演員;

亦或者,承認「愛過」,求放過,讓外界不要再拿這件事做文章,自己只想「安安靜靜地生活踏踏實實地演戲」。







隨後,他又在深夜發了一篇長文,再次承認戀情的同時,表示之前喝多了情緒失控,幾篇博文發得很不理智。



而後來的「留學事件」,也很是有點鬧劇的意味。

2017年的國劇盛典上,主持人當眾宣布了胡歌要赴美留學的消息,「半個演藝圈」的人為其送行。







但「深造」沒多少時間,他便回了國。

走時的轟轟烈烈和回來時的倉促形成的鮮明對比,讓胡歌沒少被嘲,還有了個「胡一天」的黑稱。



而今年的胡歌,更時不時「深夜emo」一下。

先是說未來五年不拍戲了,要去做更有意義的事;繼而又發一張鬍子拉碴的照片,配文是「我對不起很多人」。到中午時又恢復「正常」,改了文案,換了配圖。







連番操作下來,不僅成了「早f晚e」的典範,還招來了不少網友的不滿,懟他「既然這麼難受就退圈吧」。



連粉絲都不「溫柔」了。

開啟粗口模式的有之,拉來小李子作對比講道理的有之,話糙理不糙擺事實的也有之。還有的在擔心他又把「胡五年」的名號打出去,怕接下來還要「送」他第三次。





偶像太愛折騰,粉絲膽戰心驚,連看他發張夕陽圖,都擔心他又要出新狀況。一句「又怎麼了我的大小姐」,滿滿的無奈里,還透著幾分「怨」氣。



但是換個角度,胡歌這些「發瘋史」的背後,其實都別有隱情。

幼兒園時考「小熒星藝術團」,自3萬人中脫穎而出成為60分之一的胡歌,似乎天生就適合吃演藝圈這碗飯。

少年時期的他,參與過《愛的奉獻》的MV拍攝,在電影《國歌》中露過臉,給動畫版《寶蓮燈》配過音。還在上大一時,就被唐人看中籤了約。

正式出道不久,就因《仙劍奇俠傳》中的李逍遙紅遍全國。

就這星運,得讓多少人羨慕嫉妒恨?



但聲名鵲起、萬眾矚目之後,卻是母親的不支持。

自小對兒子要求嚴格的胡媽媽,並不喜歡他當演員,當初送兒子去考「小熒星藝術團」,單純只是想改變一下他的性格。

所以,即使她沒有強行干預阻攔,但想來胡歌也承受了相應的壓力,故而會在疲累迷茫時,覺得媽媽會有類似「誰讓你不聽話」之類的想法。



但迷茫是暫時的,更多時候是努力,於是才有了宇文拓、明台、梅長蘇等角色。







在媽媽因病去世后,胡歌還曾發文讓媽媽「回吧」,不用再翻山過河來夢裡,自己「一切都好」。



而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,他又憑藉《不虛此行》中的聞善成為「金爵影帝」。





那些對戀情的回應,對比大多數時候的「官話」,胡歌的情緒失控其實更像「內娛活人」。或許不夠圓滑,但所有的抱怨和難過,卻都那麼真實。

至於「留學烏龍」,一直以來就有胡歌是被「架」出去的說法。他想要去深造的念頭是真,但還沒有做好準備,就被「推」到了公眾面前。

回頭再看他當時的表情舉動,答案並不難見。









而在回憶那段被形容為「躲藏和追捕」的留學時光時,胡歌在採訪中用了「一扇門」和「動物園」兩個比喻,又將那兩個月用「荒誕」來定義。



後來的「對不起很多人」,則跟當年的那場車禍有關。

17年前的8月29號晚,正是車禍發生的時間。

當初,助理去世,胡歌身受重傷。但他能從自暴自棄中走出,接受臉上的疤,卻始終無法釋懷「換座」的事。為此,他不僅將出書的版權所得全給了助理的父母,還以助理的名義捐獻了30多所希望小學。













近兩年對「環保」的熱衷,除了會讓粉絲擔心他「種樹種魔怔」會撂挑子外,也沒什麼不對。

就是此次的「手紙之爭」,雖然多數網友覺得他的做法太有挑戰性,但也有不少人認為他的環保理念很成熟。即便操作起來確實有難度,卻也不是不行。

之後可可西里管理處的回應,也委婉露出對胡歌做法的支持。畢竟,環境保護不止是相關部門的事,而是人人有責。



而環保話題延伸開去的話,又可以跟「人類文明的續存」關聯。雖然的確是太「深」了點,可誰又規定藝人只能娛樂?

像胡歌這樣有作品、有理念,又不過度隱藏自己的娛樂圈「活人」,多一點,不是更好嗎?